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赵鹏飞
 http://zhaopengfei.artron.net/
 
  搜索:
 
影像陕北
 
作者:赵鹏飞  发布时间: 2016-08-31 14:43:12
 
 

  陕北,这是一块充满原始血性的土地;陕北,这是一块让人梦牵魂萦的地方。陕北,更是一块多民族融合的人类童年的摇篮之一;陕北的优等人种、神秘庙宇、古朴窑洞、纯朴村民、历史悠久的民俗、浑圆起伏的黄土高原等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影像艺术的表现,无不浸润着一种苍桑感和视觉美,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审美观,令人热血膨涌、荡气回肠。


  在陕北,从摄影视角最能体现农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是集市和农民的春种秋收,还有那一张张善良而棱角分明的脸宠。每当离家三、五里的镇上遇集的时候,农民朋友们就担筐挑担、背米拉菜,把一年喂肥的猪、攒下的鸡蛋、收获的豆子等都拿到集市上换回生活用的油盐布匹,顺便也和多时不见的三姑六姨说说家常里短,倾诉内心的苦闷和欢喜,也算是自我放松一把。你看啊,山村小路上那穿红挂绿的婆姨们,照着镜子精心梳洗打扮一番后,背上小孩子,一手用蓝子提着自家鸡下的鸡蛋,一手提着一个装着辣椒的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集市走着,脸红朴朴的,不时滴下豆大的汗珠;那个柏油马路上,一串马蹄声由远及近。拢着白头巾的大叔大婶和前窑后院的乡亲们,顶着太阳,坐着马车、说着笑话去赶集;年轻小伙子们则骑着摩托、自行车三五结伴地风驰电掣般向集市冲去,那里仿佛有他们久等的心上人呢。这时候,集市上早已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了。


  只见卖水果的大胆地吆喝着,卖日用品的不停地忙碌着,卖锄头及其它农具的,只是默默地坐在滩前,等待着顾客;那角落里站着的一对老姐妹不时地抹着眼圈,是相见太久了吧。另一排窑洞的背后,几个吸着旱烟锅子的老头忙着商量山羊的价钱,粗糙的手指不时地示意着数字。在集市的北阴处,热腾腾地冒着一锅羊肉,火红的烤炉里正烤着金黄的面饼子,就地蹲着一群平日见不着浑的农民,正“咝咝”地吃得十分香美。整个集市充满着一种祥和、忙碌的韵味。


  陕北,人们沿袭着几千年的生活习俗,春播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男人忧愁唱曲子,女人伤心哭鼻子。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爽朗、朴实、勤劳的性子和节俭持家的传统的美德。


  春天,当积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有几分凉意的时候,农民们就动用全家劳力开始犁地、送肥,播种着一粒粒希望的种子。那犁铧、毛驴以及犁地人在夕阳下是一幅绝美的油画,随着太阳落山,渐渐地变成了一幅星光下的版画。夏天,是黄土高原人最惬意的日子。清晨,空气里飘着花的清香、叶的清爽,人们在田地浇水,在溪边洗菜;中午,在柳树成荫下迷糊一会,在凉爽的窑洞里舒服地歇个晌午;繁星闪烁的夜晚,小孩子们在欢天喜地捉迷藏,大人们则在院子里就地一席,吸烟、讲故事、说笑话直至夜深;秋天,满山遍野都可以看到丰收的情景。勤劳的陕北农民此时在山坡上、沟谷里、土坝去收获花生、红枣和小米等农作物。此时的农家小院更是别具特色。院子里铺满晾晒的金黄色玉米、咖啡色的豆类、通红的大枣,五颜六色甚是好看。再加上农家院子里有石碾、磨盘和农具等东西,小院越发充满着地方特色的韵味。冬天,北风呼呼地吹,空空荡荡的山地一任风寒弥漫而万般无奈,如果下一场雪那该多好!果然那零星的雪花就开始飘洒起来了,空气变得温暖潮湿起来,甜腻腻的土腥气使人感到了一种亲切感,山地仿佛一下子就变得犀灵起来了。母鸡红着冠欢快地咕叫着,被干燥挠毛了肺的驴子仰伸起头快活地打响喷鼻,狗卧在空地上毫无意义地摇着尾巴。待那漫天的雪一团一团像无数只小鸡娃铺天盖地的斜着飞降时,山地便是那么静穆地扮美起来了。天地一片白茫茫地浑沌不开,沟壑梁峁远山近土全然被白色浸没,石磨碾盘和缕缕炊烟下一眼眼的窑洞使人想起穴居的远古。山沟里的村子是那么安静、平和,就连鸟儿也大都躲藏在洞里。冰冻的小河边不规则地排列着陕北特有的塞上柳,冰面上有三五个脸皮发红、头发散乱的浑小子们在冰面上溜冰、嬉戏,不时传来一阵阵尖叫。这一季节也是陕北农民的农闲时间,婆姨们三、五成群在某家大炕上扯东说西,纳鞋底、织毛衣。而汉子们或在窑洞里或在暖阳阳的背风处,谈论奇闻轶事,说说去年的得得失失,啦啦来年生活的盘盘算算。这阳光也懒懒地暖和着闲适的人们。


  白羊肚子毛巾红腰带上托着沟壑纵横的脸,那就是多少年来摄影中最常见的陕北人的形象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让陕北农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但自然环境的足限,使农民们一生都在沟沟洼洼里劳作,干旱和大风不时不在侵蚀着他们红润的肌肤,地方特色十足。少女的脸像苹果,流泻着热情、清纯、真诚、质朴;男子的脸像雕塑,表现着骨子里的刚毅、执着、坚强;而老人们的脸则是一生艰辛的站牌,每一条或深或浅的皱纹都是岁月风雨的真实特写。


  陕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使得这一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丰富,风格多样。以安塞腰鼓为代表的陕北的鼓文化何以有那样昂扬的气势?有那样振奋人心的力量?陕北秧歌何以有那样丰富的旋律、那样悠扬的曲调?那样久盛不衰的魔力?还有那气象万千历久弥新至今仍被称作“古时花”的剪纸,这些无疑都是摄影表现陕北历史文化的先宠。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处黄河之滨,把祖国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机地熔于一炉的白云山,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有以道为主兼有儒、释庙宇各类建筑100余处,占地200余亩的宏大宫观。成为全国著名道教圣地,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吸引着成群的中外摄影记者光临。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尊基者,被奉为“人文初祖” 的轩辕黄帝陵,“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在沙梁上若隐若现的土长城,雄居于边关的镇北台以及典型的塞外风光等都是透过镜头读陕北的绝好体裁。


  一定不能忘记的还有天生丽质的“米脂婆姨”。米脂女子的美感来自于她们天生的气质,她们是遥远荒僻的山地上生长出的一朵朵亮丽的山花,是“米汁如脂”滋养下的天然之花。她们被山风吹得晕红的面庞时常绽成一朵缤纷的微笑,如夜晚的红蜡烛一般明媚,她们的美中蕴涵着一种阳刚气。她们细嫩的肩膀可以挑起命运对人最有挑战的考验,她们温柔的性情一如沉默的山梁潺潺的小溪;她们洒脱地爱明白地恨,她们勇敢地闯世界,她们的美是一种人格之美。


  层层的山,沃沃的土,憨厚老实的陕北人。让我们用心解读陕北的同时,拿起手中的画笔,架起照像机、摄像机去发现、挖掘、记录这块神奇土地上独有的人文美、艺术美。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